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案例 > 美式风格

茂兰的小伙伴越来越多【aoa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

发布日期:2024-11-12 20:28:01 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从悄悄溜走到主动安家茂兰的小伙伴越来越多韩艳(前)和柳华富在巡山记者程焕摄茂兰保护区贺俊怡摄保护区的年轻人举行“踩气球”游戏庆祝节日茂兰保护区供图核心阅读打听到县里有一个在省外上学的大学生即将毕业,徐庭煜诚心邀请其到保护区参观体验。

从悄悄溜走到主动安家茂兰的小伙伴越来越多韩艳(前)和柳华富在巡山记者程焕摄茂兰保护区贺俊怡摄保护区的年轻人举行“踩气球”游戏庆祝节日茂兰保护区供图核心阅读打听到县里有一个在省外上学的大学生即将毕业,徐庭煜诚心邀请其到保护区参观体验。然而,刚待了两天,年轻人连招呼都没打,就悄悄溜走了。

作为贵州茂兰保护区成立后的首任负责人,徐庭煜当年没少遇到过这样的事儿。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生活艰苦……曾经,这些都是茂兰保护区招聘中的“拦路虎”。

如今,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保护区条件不断改善,年轻人报考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竞争最激烈的时候,1个岗位有62个人报考。沉寂多年的职工文艺汇演,在茂兰再度兴起。

峰峦叠翠、林涛阵阵,出荔波县城,往南20多公里,便来到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若非亲眼所见,很难想象,一丛丛坚硬的喀斯特石峰之上,竟然能长出一片葱郁的原始森林。

茂兰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我国乃至世界罕见的集中连片喀斯特原始森林生态系统。1988年,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30年来,一代代坚韧的茂兰人,精心守护着这片山林。如今,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渐渐接过了接力棒。“好不容易端上了公家饭碗,却钻进了更加偏远的深山老林”每次走在通往三岔河管理站的山路上,看着一座座熟悉的山头,茂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姚正明总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28年前的夏天,他就是从这条路走进了茂兰保护区,开启了与大山为伴的职业生涯。“好不容易端上了公家饭碗,却钻进了更加偏远的深山老林。”姚正明说,当时他的主要工作就是管护山林,一支手电筒、一把军用水壶,陪着他从早到晚在山里巡视,常常一趟山路跑下来,饿得前胸贴后背,连想吃口热乎饭都成了奢求。

那时管理站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姚正明住的是一座废弃电站,衣食住行全靠自己,“一般就是周末进城买一大袋莲花白,搭配面条吃一星期”。相比生活上的艰苦,心灵上的孤独更难熬。当时山里没有通信设备,也没有娱乐活动,实在无聊,他就躺在草地上数星星、看月亮来排遣寂寞。“前前后后相了五六次亲,女方一看我是个守林子的,就再也没下文了。

”直到6年后,姚正明被借调到县城附近的永康乡工作,在朋友热心撮合下,才在30岁那年完成了人生大事。而此时,与姚正明同批进保护区工作的其他6个年轻人已经各奔东西,只剩下他自己还在坚守。“只要是林学专业毕业的,不管是大学生还是中专生,我们都愿意接收。

”81岁的徐庭煜是茂兰保护区成立后的首任负责人,他说,当年为了补技术人才缺口,没少向州里和省里的林业院校要人,但常常过不了多久,分配来的年轻人就离开了。徐庭煜清楚地记得,1996年,他打听到县里有个在省外上学的大学生即将毕业,便诚心邀请其到保护区参观体验。然而,仅仅两天,年轻人连招呼都没打就悄悄溜走了。

“有的学生档案都过来了,工作了几个月还是要走,怎么留都不管用。”徐庭煜说,外面的年轻人不愿意来,只好从荔波县林业部门抽调人员补缺,以维持保护区的正常运转。

2005年,茂兰保护区的招人机制开始调整,统一由当时的贵州省林业厅组织公开招录,管理局只需上报用人计划。“只有大学生才有资格报考,这把许多愿意留下来的人都挡在了门外。”姚正明说,公开招考增加了荔波当地考生的竞争压力,考进来的外地员工又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导致出现“进来的留不住,想留的进不来”的尴尬局面。

据统计,从2006年到2013年,茂兰保护区通过5次公开招聘考试,共接收了12名新人,但同步调出或辞职者达7人。“这几年保护区条件明显改善,年轻人报考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换上工作服,27岁的毕节女孩韩艳,跟着两名护林员去巡山。韩艳主要从事动植物资源监测、公益林管护等工作,“我挺享受这份工作的,每天虽然辛苦,但过得非常充实”。两年前,园林专业毕业的韩艳,进入贵阳一家园林绿化企业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看到当时的贵州省林业厅发布的直属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于是报考了茂兰保护区管理局,“之前主要是做文案工作,感觉日子太枯燥,特别向往蓝天白云的生活”。前不久,原本在毕节老家工作的男友也追随韩艳来到荔波,并顺利考上当地的基层公务员,两个年轻人做好了扎根荔波的准备。2014年以来,有15名来自全省各地及周边省市的大学生入职茂兰保护区,大大缓解了这里人才流失、断档的局面。

为什么短短几年时间,保护区开始变得有吸引力了?“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这几年保护区条件明显改善,年轻人报考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姚正明说,近年来保护区对管理岗放宽了专业限制,让不同专业背景的年轻人都有机会参与保护区工作,“竞争最激烈时,1个岗位有62个人报考”。“现在管理站条件好多了,我们宿舍水电网一应俱全,路也修好了,半小时就能进城。

”钟毓婷是个文静的四川女孩,也是家里的独生女。2014年大学毕业后,她在贵阳一家财务公司工作了一年,然后辞职考进了保护区。钟毓婷说,远在四川的父母非常支持她,鼓励她做好工作。“周边的乡亲们经常邀请我们去他们家里吃饭,刚开始吃不惯米酒和酸肉,后来越来越觉得好吃。

”钟毓婷说,多年朝夕相处,保护区工作人员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老乡们的邀请更多是在表达他们质朴的真情。“留住年轻人,不能只谈情怀不谈待遇”由于缺乏年轻员工,前些年,保护区有很长时间连职工文艺晚会也办不起来。

这几年,年轻人的到来,让沉寂多年的新春文艺晚会再度兴起。“这帮姑娘小伙儿多才多艺,吉他弹唱、小品、舞蹈都表演得有模有样,工作中也有不少新点子、新思路。”姚正明说,当务之急就是创造更舒适的生活条件,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不久前,管理局将4个管理站的宿舍楼全面升级,届时要为每人提供一间酒店标间式住房”。

“其实我更看重发展前景,当时也是冲着保护区的广阔天地而来的。”28岁的柳华富来自贵州盘州,巡山前他总要在工作服外面套一件带帽卫衣,以防在观测植物时被荆棘刺伤。

3年前,柳华富从贵州大学林学专业毕业,在一家规划设计公司工作两年后,辞职考进了茂兰保护区。“我的专长是林业遥感,保护区有2000多种植物,我认为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等方面将大有可为。

”柳华富说,目前保护区正在加紧信息化建设,他想把握好机会。“不过,我的月收入只有4000元,以后买房、结婚还是有困难。

”对于未来,柳华富也表露了担忧。对此,姚正明无奈地说,如果经济收入不高的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保护区留人难的困境很难得到根本转变。“留住年轻人,不能只谈情怀不谈待遇。

”姚正明说,保护区管理局正积极建立专业技术、技能岗位和职务与薪酬挂钩的长效机制,打通科技人才晋升通道,在现有条件下为年轻人争取更多机会。前不久,姚正明收到一位年轻人的辞职信,他爽快地批准了。“不能说离开就是背叛,参与过也是一种奉献。”姚正明说,越是条件艰苦,越要有开明的气度,这样才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心甘情愿地在茂兰扎根。

(记者程焕)。


本文关键词:aoa网页版,aoa网页版·(中国)官方网站

本文来源:aoa网页版-www.tsuno2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