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气候影响,红树林的自然分布最北只到福建福鼎。浙江海洋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盆栽保苗、滩涂改造、流变大棚等一系列技术,将人工引种的红树林不断向北推进,硬是在浙江苍南荒滩种出了千亩红树林。
并从苍南县开始,推进到浙北的舟山区域,10万余株树苗已经在滩涂上生长了4年多。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直备受瞩目。6月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这一天世界各国都将目光聚集到海洋,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号召更多个人和团体保护海洋环境,认真管理海洋资源。今年海洋日的活动主题是“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
红树林这种海洋和陆地交界处的“两栖植物”走入了更多人的视线,业内人士开玩笑说,这一次红树林“出圈了”。红树林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统,是许多科学家和环保人士眼中的生态“明星”,是全世界公认的“海岸卫士”。
抵御潮波、化解风暴、丰富生态、吸收污染、确保生物多样性、固定土壤、调节气候、提供资源等等,种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独属红树林,让它在全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让我国拥有更多茂密的红树林”是举国上下的共同愿望。我国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体系,先后出台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等多个与红树林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全面强化了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
受温度气候影响,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潮间带。浙江省苍南县毗邻福建,被认为是我国红树林种植的“临界点”。
长期以来,这里活跃着一群科学家,他们利用盆栽保苗、滩涂改造、流变大棚等一系列技术,将人工引种的红树林不断往北推进。不仅用红树林改善海洋湾生态环境,更以此为契机带动当地发展,让红树林成为精准扶贫的好帮手。
“今年的世界海洋日,将主题定位为‘保护红树林,保护海洋生态’,这是对我们研究、保护红树林人最大的鼓舞。”浙江海洋大学教授水柏年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湿地成荒滩,苍南人望洋兴叹富源村是苍南找准穷根、助农脱贫的成功典型。
苍南县副县长蒋献生介绍,几年前苍南还一直是国家级的贫困县。按照中央和省委有关扶贫开发要求,苍南精准发力,推行“一户一策一干部”,找准贫根补短板。2015年12月23日苍南县岱岭畲族乡富源村最后一批42个脱贫户将圆下山搬迁梦。村民家庭人均年收入从2000元提升到9100元。
在2016年浙江省发布的“贫困县”名单中,苍南仍然榜上有名。苍南县沿浦镇地处浙闽交界处,山川险阻、交通不便,当地13个自然村中有9个分布在沿浦湾沿岸。这里属于典型的淤积型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大部分村民世世代代都靠赶海为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镇里在滩涂上推广蛏子、泥蚶养殖,此后又引进了紫菜养殖,最多时,村里70%的劳动人口以此为生。
养殖业红红火火发展了二三十年后,村民们渐渐发现收入一年不如一年。“一开始养蛏子,投入一块钱可以赚三四块,大家热情高涨,没有一块滩涂是空着的。到最后投入一块钱只能赚到几毛钱了。碰上台风、赤潮等灾害,亏本的养殖户也越来越多。
”沿浦镇农办主任陈诗凯告诉记者。为什么越来越不赚钱?村民们闹不清。
只是对近海养殖逐渐失去了信心,闲在家里的村民每天望洋兴叹。实际上,当时的滩涂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较为严重的破坏。2014年,水柏年带着他的团队来到苍南县沿浦湾做本底调查,现场的情形让他至今记忆犹新。
“滩涂上底栖生物很少,我和几个研究生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找到的样本还没装满一个采样袋。”他说。
水柏年告诉记者:“我们走访调查发现,长期以来,在沿浦湾滩涂及附近海域,资源被水产养殖业过度开发利用,海洋污染严重,滩涂生态呈碎片化、荒漠化;岸线遭受严重侵蚀,导致滩涂贝类、紫菜等水产品产量、品质严重下降,渔业生产不稳定、效益不高。”另外,近岸滩涂养殖区域一再外移,离岸200米内的滩涂几乎已无法进行养殖,滩涂生态环境处于严重退化状态,养殖业面临严峻的困境。因此,修复沿浦湾海洋生态,促进沿浦湾产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他在给当地的一份调研报告中,用了四个“严重”来描述沿浦湾的现状。创新技术,让红树林再往北一点点修复沿浦湾海洋生态,促进沿浦湾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于是大家想到了红树林。但是,要种出茂密的红树林并非易事。
受气候影响,红树林自然分布只到福建福鼎为止,在苍南能否生长,专家们并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红树林是地球上最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们承受着陆地和海洋的双重压力,潮汐让它们极度开放,也极易受伤。
水柏年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红树林嗜热,在福建以南沿海分布广泛,浙江区域虽有人工引种,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有些地方引种十余年,一场极端天气后便损失殆尽。如何让红树林能在浙江境内更茂密一点,在原有基础上再往北一点点,成为浙江科学家们的心愿和努力方向。
苍南县便是他们努力的那个关键点。一棵棵十几公分的小胚苗种下去后,时而露出水面,时而淹在水底,远远望去,显得特别不起眼。时间长了,村民间多少有些非议,有认为它们活不下去的,有嫌它们妨碍赶海的。
来自大自然的破坏力更让水柏年胆战心惊。2016年的冬天,极端低温的天气;2018年7月超强台风玛莉亚在福建连江登陆……低温、台风让红树林面临一轮又一轮大考。
但在这样的艰难环境中,浙江海洋大学的科研团队利用盆栽保苗、滩涂改造、流变大棚等一系列技术,将人工引种的红树林不断向北推进,硬是在苍南荒滩种出了千亩红树林。并从苍南县开始,推进到浙北的舟山区域,10万余株树苗已经在舟山的鲁家峙、墩头码头等滩涂上生长了4年多。宁波、台州、温州等沿海滩涂也在积极尝试用红树林改善海洋湾生态环境。
红树林成为浙江海洋治理的新选择。天道酬勤,红树林成精准扶贫好帮手经过4年多的努力,虽然树苗长得不快,但几年下来,高的也有1.8米左右,远远望去,滩涂上绿意盎然,一派生机。红树林的淤积效果比较明显,树底下已经有50多厘米厚的淤泥了,林间的生物也在逐年增多。
与此同时,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为26个欠发达县(市、区)“摘帽”,对这26个县(市、区)将不再考核GDP及相关指标,大幅提高绿色发展、生态保护、民生保障等考核指标,促进这些地方全面走上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路子。时任苍南县委书记黄寿龙提出,要以“断腕之心”打造“绿色烙印”、坚持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路子,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以“摘帽快跑”开启转型新路。红树林成了苍南人“摘帽快跑”的好帮手。
“现在靠赶海为生的村民有三四百个,大部分是一些中老年村民,抓抓小螃蟹、钉螺、海蜈蚣啥的,收入也还不错。”陈诗凯看着远处滩涂上的村民告诉记者,镇里的中老年人,大多靠种西红柿和赶海为生。
“像海蜈蚣这几年多起来了,光抓它,一年也能挣三四万块钱。”听说今年采样时,学生发现了不少玉螺苗,陈诗凯高兴坏了,“玉螺也回来了啊,好!这螺很好吃,小时候很多,现在要卖好几十一斤呢”。
为了保护这片红树林,村里立起了村约,不进入红树林赶海。等树长大一些,会逐渐放开,到时候,这一大片红树林就是个聚宝盆。
以往海水养殖产出虽高,但投入也巨大,碰上台风、瘟病,轻者血本无归,重者倾家荡产。红树林种起来后,村民就不需要再投入前期成本了,“一些年龄偏大、没有手艺的弱势群体多了一个谋生的手段。
”水柏年说。“赶海只是过渡,下一步县里规划将这里打造成红树林生态公园,家门口的滩涂地会愈来愈漂亮。到时候,这些红树林就是沿浦湾的金山银山了!”沿浦镇分管海洋与农业的副镇长李祖琛对沿浦湾发展绿色经济充满信心,“这里目前是浙江最大的一片红树林,凭借沿浦湾秀丽的风景和红树林特色的生态环境,这里会成为一个休闲旅游的好地方。
”(记者江耘)。
本文来源:aoa网页版-www.tsuno20.com